这陈百祥,真是个神奇的人物,当年靠制衣厂赚了上千万,开着奔驰280S就去跟谭咏麟说“别唱歌了,来跟我混”,结果一年不到,钱赔光,连三万块都拿不出来,还得找谭咏麟救命。你说这怎么评价他才好呢?
年轻时候的陈百祥,那真是意气风发。1975年,他那制衣厂生意做得是风生水起,短短时间就赚到了上千万港币,那可是七十年代的千万啊,想想都觉得了不得。他就开着他的奔驰280S,趾高气扬地跑到TVB,摇下车窗就对当时还在唱歌的谭咏麟喊话,让他别唱了,跟着自己做生意。看得出来,当时的陈百祥是何等自信,觉得自己商业头脑无敌,认定谭咏麟唱歌那条路是死路一条。
可造化弄人,这生意上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陈百祥自己后来也承认,1976年,那石油危机一来,欧美那边突然就取消了订单,他那制衣厂瞬间就没了销路,堆满了积压的货物。再加上他自己年轻气盛,管理上也有点飘,一下子买了五辆豪车,你说这企业负担能不大吗?那些百万件的衬衫,瞬间成了堆积如山的废品,银行的催债电话响个不停,工人们排着队来要工资,他那些宝贝豪车,像奔驰、捷豹、兰博基尼,就这么一辆辆地被送进当铺。结果呢?买家连价都不砍,谁稀罕买这种“油老虎”啊。陈百祥不得不申请破产,更尴尬的是,他穷得连申请破产那三万块都拿不出来,只能硬着头皮去找谭咏麟开口。
那时候的谭咏麟,可不是当年那个在酒吧唱英文歌的小伙了。1976年,温拿乐队已经开始在乐坛崭露头角了,专辑卖得不错,谭咏麟也拿了“华侨日报十大歌星奖”。他不仅是乐队的主唱,还开始演电影,慢慢地在演艺圈有了点名气。虽然还没到后来“天王巨星”那种地步,但已经算是香港乐坛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了,出场费也从几百块涨到了几千块。
听说了陈百祥的窘境,谭咏麟没有落井下石,更没有嘲笑他当年的狂妄。他二话不说,就把准备用来买房的首期支票给了陈百祥,还说,“先拿去应急,我能唱一辈子歌,但兄弟情不能断。” 这份情谊,比那几千万的生意,怕是更值钱吧。陈百祥拿着那张支票,心里大概是五味杂陈,感动、羞愧,都有。
陈百祥这人,骨子里好像就是带着一股子冒险劲儿。拿到谭咏麟的救命钱后,他没有急着去还债,反而做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他一个人,带着几百万件衣服,直接飞去了中东,找到当地的海盗头子,谈了个条件:卖出一件衣服,给他一美元提成。你说他这脑回路,一般人真跟不上。但奇迹就这么发生了,他在中东待了两年,把那些衣服卖到了非洲、印度,竟然真的把所有的债务都还清了。
1978年,陈百祥灰溜溜地回到了香港,这时候的他,豪车没了,千万身家也没了,就剩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还有一段惨痛的创业失败经历。但命运,似乎又开始眷顾这个男人了。在谭咏麟的介绍下,他重新回到了演艺圈,以“阿叻”的身份在无线主持节目,也开始演戏。1984年,他主演的《青蛙王子》大获成功,成为当年香港的卖座影片之一。后来在《唐伯虎点秋香》里,他饰演的祝枝山,虽然只是配角,但那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也让人记住了他。1994年,他又出了专辑,还在红馆连开了七场演唱会。
你说,从一个赚了千万的富翁,到穷得叮当响,再到后来成为影、视、歌三栖的“阿叻哥”,陈百祥用这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一次让人惊掉下巴的逆袭。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这条路,变化太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然后铆足了劲儿去坚持,这才是最重要的。
你说,他当年那么自信地劝谭咏麟别唱歌,最后自己却栽了个大跟头,这算不算是一种命运的戏弄呢?
声明:个人观念点,结合其他网络信息写的,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