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刚买完1200万吨大豆,美国就翻脸?中方这笔订单换来了什么

前两天看到一条新闻,说实话当时就觉得挺讽刺的。咱们中国刚从美国那儿订了一大批大豆,帮人家农民解了燃眉之急,结果美国人转头就说还要继续调查咱们。这操作看着是不是有点熟悉?就跟你刚借钱给朋友,他收了钱转身就怀疑你动机不纯一样,让人寒心。

事情得从2025年10月下旬说起。那会儿中美两国领导人在釜山见了一面,这场会面当时可是让不少人松了口气。毕竟这两年中美之间你来我往的贸易摩擦,搞得大家都挺疲的。会晤完了之后,美国财政部长那边就放出消息,说中方答应在这个农业年度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后面三年每年还要买2500万吨。

这数字听着可能没啥感觉,但对美国那些种大豆的农民来说,这可是救命稻草。你想啊,前几年因为贸易战,他们种的大豆卖不出去,堆在仓库里都快发霉了。有些农场主甚至都快撑不下去了,正愁着怎么办呢,这笔订单来得正是时候。我看到有报道说,美国豆农听到这消息,那叫一个激动,总算是看到希望了。

不光是买大豆这一件事,中方还做了其他调整。比如说暂停实施10月9号刚公布的出口管制,还在稀土管理上松了松口子,芬太尼监管这块反而加强了。美国那边也挺配合,把芬太尼类物质的进口关税降到了10%,原来对中国商品加的那24%惩罚性关税也暂停了。这么一算下来,中国货到美国的综合税率降到了47%左右。

更让人意外的是,美方还把那个被称为技术封锁“核按钮”的“50%控股禁令”给暂停了。这禁令之前可厉害了,规定只要中资企业被美国拉黑,那它控股超过一半的海外子公司全都得跟着遭殃。这招一直被看作是美国在芯片这些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的狠招。现在突然暂停,当时看起来确实像是要给两国关系降降温。

那阵子市场上的气氛都变好了,投资者也好,做生意的也好,大家都觉得中美关系可能要缓和了。中方这次买大豆,意义其实挺深的。你说这就是一笔普通的农产品买卖吗?肯定不是啊。这是会晤之后第一个落地的实际行动,既照顾到了美国农民的难处,也表明了咱们想让两国贸易回到正轨的态度,给后面更多的经贸合作打了个底。

那会儿国际上很多人都觉得,中美这回应该能消停一阵子了。你想啊,闹了这么久,好不容易有点好转的迹象,谁不希望能稳定下来?可惜啊,这好日子还没过几天呢,美国那边就变卦了。

中方这边大豆订单刚落实,大家还琢磨着接下来会有什么好消息,结果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站出来了。这人直接通过全球媒体对外宣布,说就算中美达成了“贸易休战”,美国也不会停止针对中国的调查。他说得可明白了,要查中国有没有好好履行2020年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签的那个首阶段贸易协议。还特别强调了一句“中美关系的所有问题到现在还没解决”。

你说这话说的,听着就让人不舒服。中方刚帮美国农民解决了大豆卖不出去的难题,实实在在的诚意摆在那儿,结果人家扭头就用全球通告调查的方式浇冷水。这不是典型的拿了好处还不认账吗?

其实美国的小动作早就开始了。就在中美会晤之前,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那帮人就没消停过。他们拿“国家安全”说事儿,强制要求美国那些大电商平台下架几百万件中国产的东西。家里常用的那些安防摄像头啊,智能手表啊,全在里面。10月28号他们又搞了个新花样,三票对零票通过了新规定,说凡是有“覆盖清单”里中国零部件的设备,以后都不给发新许可证,就连之前已经批准的设备,将来也可能被禁用。

更过分的还在后头呢。FCC打压的范围越来越大,不光是中国电子产品,连香港电讯在美国的运营资质都要撤销,连中国的实验室都不放过。9月份就取消了10家中国实验室的认证许可。你看看,这是要把中国企业往死里整的节奏啊。

海康威视作为被FCC盯上的中国企业,第一个跳出来说话了。他们直截了当地指出,美方搞的这些调查和禁令,根本就拿不出实际证据。说白了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整你还用得着理由吗?

从消费电子到电信运营,再到技术认证,美国这是织了一张全方位针对中国的网。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摆明了就是要限制中国企业的发展空间。

面对美方这种刚收了好处就翻脸的做法,中方外交部也不是吃素的。10月31号,彭博社记者在发布会上问起这事儿,中方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挺有意思的。他没有直接纠缠于美方的质疑,而是先提醒大家,釜山会晤的时候两国不是已经说好了要加强经贸合作吗?这给当前的互动定了个基调,就是要往合作的方向走。

郭嘉昆还说,中美经贸的关键在于平等协商,核心是通过对话来减少分歧、扩大合作,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搞调查式对抗。这话说得很有水平,既点出了问题,又表明了态度。中方的意思很清楚:你要调查可以,咱们得在落实共识的大框架下进行,而不是单方面搞事情。

你说这事儿闹的。中方诚心诚意地想推动两国关系往好的方向发展,拿出实际行动来证明,结果美国那边倒好,一边收好处一边继续打压。这种做法不光让中国人看着寒心,国际社会也都看在眼里。

FCC那帮人更是不消停。他们不光针对中国企业的产品,还推动撤销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各种资质。这种做法已经超出了正常的商业竞争范畴,完全是在搞政治打压。用“国家安全”这个万能的借口,想整谁就整谁,根本不讲证据不讲道理。

说实话,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受伤害的不光是中国企业,美国自己的企业和消费者也跟着遭殃。中国市场那么大,美国企业在这儿赚了多少钱?现在搞这一套,最后伤的是谁?还不是两国的老百姓和企业?

美国农民好不容易等来了中国的大豆订单,总算能卖出去货了,结果政府这边又搞出这么多幺蛾子。这让美国农民怎么想?他们需要的是稳定的市场,是能持续赚钱的机会,不是这种今天好明天坏的折腾。

中美经贸关系这么些年起起伏伏,大家都看累了。两国经济体量这么大,产业联系这么紧密,搞对抗对谁都没好处。从釜山会晤后短暂的“暖意”,到美方调查和打压动作的重启,这段时间的互动既让人看到了合作的可能,也暴露了分歧背后的复杂博弈。

现在全球经济联系这么紧密,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不光影响着两国自己,还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你说美国这么搞,图什么?短期内可能觉得占了便宜,长远来看对谁都没好处。真要想让两国关系稳定下来,美国得摒弃那种动不动就单边施压的老毛病,把答应的事情好好落实。

毕竟在今天这个世界,谁也离不开谁。对抗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矛盾越积越深。只有双方都拿出诚意,通过平等协商来解决分歧,扩大合作,才能让中美经贸关系走出“反复摇摆”的怪圈,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确定性。

中方这次买大豆,拿出的是实打实的诚意。可诚意不能是单方面的付出,得有来有往才能长久。美国如果继续这么玩翻脸的把戏,最后受伤的只会是两国人民的利益,也会让国际社会看清楚到底谁才是真心想合作。

你怎么看这事儿?中国帮美国农民解决了难题,美国却转头就调查中国,这种做法公平吗?如果你是美国豆农,看到政府这么做,心里会怎么想?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