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广西出手:外卖小哥或迎带薪休假,算法老板这次慌不慌?

广西那边,居然有人正儿八经地琢磨着,要不要给外卖小哥放个带薪年假。

你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我猜跟我一样,嘴角先是忍不住一撇,心想:嚯,这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

带薪休假,这玩意儿不是咱们这种格子间“社畜”的专属福利吗?

怎么就轮到那些风里来雨里去的“平台骑士”了?

听着跟科幻小说似的。

但这事儿它还真就不是空穴来风。

就在前阵子,广西人大常委会那帮人,搞了份调研报告出来,专门聊这个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报告里的词儿,那叫一个“接地气”,什么“算法剥削”、“低价倾销”,这些咱们私下里骂骂咧咧的嗑,全给白纸黑字印上去了。

那一瞬间,感觉有点恍惚。

就好像你天天在网上吐槽老板画大饼,结果第二天发现马云在微博上@了你,说:“兄弟,你说的对,我反思。”

这事儿最妙的地方,还不是这些听着就解气的词。

是报告里提的一个建议——平台以后再捣鼓那些决定你一单能挣多少钱、几分钟内必须送到、不听话就得罚款的算法时,不能自个儿关起门来玩了,得让送外卖的、开网约车的兄弟们也上桌,听听他们的意见。

这就叫“增强劳动者有效话语权”。

这词儿听着挺官方,但你细品,里面的劲儿可不小。

它就像是把那个一直悬在所有平台打工人头顶,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操控你的“系统大神”,从神坛上给拽下来了一半。

它告诉你,你不是一行代码,你是个活人,你有嘴,你可以说话。

可问题是,向谁说?

怎么说?

以前我们总觉得,跟算法较劲,就像是冲着风车挥拳头的堂吉诃德,除了感动自己,屁用没有。

平台的逻辑永远是效率,是成本,是冰冷的数字。

你跟它谈人性,它跟你谈数据模型。

你跑断了腿,超时一秒,冰冷的罚款通知照样弹出来,连个申诉的活人客服都找不到。

这就是算法剥削最操蛋的地方,它把剥削这件事,包装成了一场你情我愿的“技术合作”。

你用我的平台,就得守我的规矩。

这规矩谁定的?

不知道。

反正不是你。

我们似乎都习惯了。

习惯了外卖小哥为了节省几十秒,在车流里玩命穿梭;习惯了网约车司机为了一个好评,忍气吞声。

我们一边享受着这种极致效率带来的便利,一边又在某个深夜刷到他们出事的新闻时,廉价地感慨一句“生活不易”。

广西这份报告,就像是往这潭死水里扔了块大石头。

它在尝试回答一个终极问题:技术到底是人的延伸,还是人的枷锁?

当一个外卖小哥的休息权、一个网约车司机的定价权,都要被写进人大的报告里来讨论时,这本身就已经说明,问题已经严重到不能再假装看不见了。

当然,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说,这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干预市场自由。

平台企业要是都去搞带薪休假,建什么智能化驿站,那成本谁来出?

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还不是我们这些消费者买单?

这话听着有道理,但它偷换了一个概念。

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从来都不是什么恩赐,而是社会运行的底线。

你不能一边享受着新就业形态带来的巨大红利,一边又把所有的社会成本和风险,都甩给那些最没有议价能力的个体。

这就好比开赌场,不能只让庄家稳赚不赔,赌客输光了还得自己兜着。

再说了,压榨劳动者换来的“效率”,真的是可持续的吗?

当骑手们都疲于奔命,当司机们都心怀怨气,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又从何谈起?

从这个角度看,广西人大的这些建议,与其说是在“发福利”,不如说是在给整个狂飙突进的平台经济“上保险”。

比如那个“设置疲劳预警”、“交通事故高发时段减速奖励”的提议,简直是充满了“过来人”的智慧。

它不再是单纯地用“罚”来管理,而是开始尝试用“导”来规避风险。

这背后是一种管理思维的进化,承认了人不是机器,人会累,会犯错,需要休息。

说一千道一万,一份报告改变不了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

从纸上的建议,到真正让每个骑手都能在雨天有个地方喘口气、喝口热水,中间隔着十万八千里。

平台的算盘,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劳动者自己组织起来的难度,每一关都是硬骨头。

但这总归是个开始,不是吗?

它至少说明,有人看见了他们的困境,并且愿意为他们说句话。

这束光虽然微弱,但足以让那些还在数字迷宫里打转的人,看到一丝冲出去的希望。

所以,下次当你的外卖晚了五分钟,在你习惯性地点开催单按钮之前,或许可以稍微停顿一下。

想象一下,那个在地图上疯狂移动的小红点背后,也是一个希望能有时间歇歇脚、甚至奢望一下带薪休假的普通人。

这盘棋,热闹起来了。

咱们就搬个小板凳,看看这出戏,接下来会怎么唱。

你说呢?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