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美专家警告:应终止俄乌战争,若俄国投向美国一切都完了

凭什么一个美国老教授,敢在十年前就说俄乌冲突这锅得由美国自己来背?

这事儿听着就挺离谱的。当时约翰·米尔斯海默这话一出来,好家伙,整个西方世界都炸了锅,骂他的人能从纽约排到加利福尼亚。大家都觉得这老头疯了,明明是俄罗斯动手打了人,怎么反倒怪起劝架的了?说他是“普京的喉舌”,都算是客气的。可谁能想到,几年仗打下来,风向好像有点变了。越来越多的人,包括一些以前骂他的人,都开始悄悄把他的书翻出来看,琢磨他当年到底说了些什么。

米尔斯海默这人,一辈子都在研究国家之间那点事儿,说白了就是“谁拳头大谁有理”的现实主义。他最让人后背发凉的警告,不是说乌克兰会输得多惨,而是美国这么一搞,等于亲手给自己焊了一个最不想见到的对手组合——中俄联盟。他觉得美国这帮决策者,脑子里好像缺根弦,一心只想在欧洲把俄罗斯摁死,完全没看到家里真正的“大麻烦”正在悄悄长大。

这俩国家是怎么被“逼”到一块儿去的?说起来也简单,就是抱团取暖。你想想,西方国家不是联手制裁俄罗斯,不买他的石油和天然气吗?行啊,俄罗斯二话不说,扭头就把这些能源打包卖给了中国,价格还特别实在。这还不算完,他们还合计着要修一条叫“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天然气管道,这玩意儿一旦建成,每年能给中国输送天文数字的天然气。这买卖做得,简直是天作之合。

更狠的是,他们俩做生意,现在基本上都不用美元了。有数据说,中俄之间超过九成五的贸易,都是用人民币和卢布直接结算的。这事儿可不小,等于是在美国人最引以为傲的金融霸权上,硬生生凿了个口子。以前全世界做大宗买卖都得看美元脸色,现在人家哥俩直接绕开你玩了,你说美国能不急吗?

光做生意还不够,军事上也得跟上。以前中俄搞联合演习,多少还有点“礼节性”的意思,大家互相亮亮相,意思意思。现在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就说那次叫“西部·联合-2021”的演习,俄罗斯的部队直接开进了咱们中国宁夏的训练基地,开着咱们的坦克,用着咱们的指挥系统,跟解放军混编在一起搞对抗。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朋友”,而是能把后背交给对方的“战友”了。这种级别的互信,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建立起来的。

说完了这让人头皮发麻的后果,咱们再把时间往回倒倒,看看米尔斯海默说的那个“祸根”到底是什么。他认为,这颗定时炸弹,在2008年就被埋下了。那一年,北约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开了个会,会上公开拍着胸脯保证,说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将来一定能加入北约。虽然没给个具体时间,但这话说出来,在俄罗斯听来,不亚于晴天霹雳。

米尔斯海默打过一个特别形象的比方,这事儿就好像你家邻居,突然有一天宣布要跟你最大的仇家结成军事同盟,还准备让你仇家在他院子里部署导弹。你会怎么想?估计当场就得抄起家伙冲出去了。俄罗斯当时的感受,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他们看来,乌克兰加入北约,等于是在他们最柔软的腹部顶上了一把刀,这已经不是威胁了,而是生存问题。

当然了,米尔斯海默这套理论,在很多人看来就是胡说八道。骂他的人说,他这是典型的“强盗逻辑”,是在为侵略者找借口。明明是俄罗斯野心膨胀,想恢复往日的帝国荣光,他却把责任全推给了西方。还有人说,东欧那些小国家之所以哭着喊着要加入北约,还不是因为历史上被俄罗斯欺负怕了,想找个靠山求个心安吗?怎么到他嘴里,就成了北约主动“东扩”的阴谋了?

这些批评的声音也很有道理,他们觉得米尔斯海默的理论里,只有冷冰冰的国家利益,完全没有小国的尊严和人民的选择权。乌克兰人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加入哪个组织,难道不该由他们自己说了算吗?这场辩论到现在也没个结果,支持和反对的人吵得不可开交。

理论上的争吵可以没完没了,但现实中的悲剧却每天都在上演。战争打到现在,乌克兰的土地上流了多少血,又有多少人无家可归,这些都是冰冷的数字无法完全体现的。米尔斯海默觉得,仗打到这个份上,乌克兰已经不可能赢了。西方的援助再多,也只能是杯水车薪,顶多是让这场痛苦延长一些而已。

那怎么办?米尔斯海默给出的“药方”听起来非常残酷,甚至有点不近人情。他认为,唯一的出路就是谈判。让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的念想,承诺永久保持中立,同时承认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等地的部分利益。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换来和平,避免整个国家彻底被打烂。这对于乌克兰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屈辱,但在生存面前,尊严有时却显得那么奢侈。

这场战争就像一面棱角分明的镜子,每个人都能从里面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也折射出了这个世界最复杂、最无奈的一面。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