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掏心窝子的实话,这年头再聊中国男足,多少有种“嘴上说着不在意,身体还挺诚实”的意思。你看网上黑子天天吐槽,啥“国足又丢人现眼了,这不是全村人的希望,是全村人的笑话”;现实里,门票一开抢还不是全场爆满?真应了那句话你又不是真的想离开,你只是嘴上说说罢了。
2023年U23亚洲杯预选赛在西安开打,咱这支史上“最强”国奥兵分三路封闭集训,光票子都卖得飞起。要我说,这队不是去踢球,是去给男足国字号留最后一口体面——别理想化,咱要脸还真就剩这一回了。
开篇咱得说明白点这支U22国足低调得让人心疼。集训全封闭不说,连训练都不让拍,活脱脱事儿大的剧本。不过人家主帅安东尼奥说了,阵容是自个最满意的,半个中超成年队都来凑热闹,还有不少人已经在成年队混过场。咋说呢?人艰不拆,这叫全家最后的底裤都掏出来了,你要是还不争气,那真的连台底裤都没法穿了。
说到对手,桌上仨菜——澳大利亚、东帝汶、北马里亚纳群岛。乍一好像只有澳大利亚能打个像样,剩下俩仿佛是“自选菜谱”——拿下来净胜球刷起来,美滋滋。可偏偏,这就是国足最怕的——该拿下的对手偏容易翻船,真对澳大利亚立flag又怕旗倒。这难不成就是传说中踢球的“玄学”?说起来都替人着急!
保证晋级得进头名,可你回忆下,这些年中国男足不是折在一场平局,就是死于信心膨胀。上回U20、U17国足的“翻车现场”,谁能真忘得了?一丁点侥幸心理都没有——哪怕对手是东帝汶,人家去年都能踢得塔吉克斯坦上下牙咬咬。别看不起人,足球赛场可不是街头三对三,哪怕是北马里亚纳群岛,真踢起来,有时候你还真拿不下。
再聊聊现在最“糟心”的事——安东尼奥这人,倒是像个苦行僧带兵作战。球队几乎把控得滴水不漏,什么公开训练留到赛前最后一天,球员名单拖到最后一刻才露底。咋说?咱做球迷的,可没人比足协还紧张。什么新老交替、05/06年龄段,让年轻人从现在就热锅上煎,“早熟”是吧?您队员徐彬都爆料,平时联赛出场时间不少,意气风发,信心比天高。可足球这玩意,脚底下才是真家伙,别光靠嘴皮子。
说回百姓,现场一票难求,说爆火不夸张。老百姓爱看球,这是真骨头。家里看球老人激动抄拐棍,孩子一口气能背出全队阵容。你说中国人这股子热爱劲儿,真是“买鞋没脚干着急”。不过人家是实打实追星——打起激烈的,输了再骂,踢得好了也愿意把掌声全给你。
兄弟们,别让热情和骂声都喂了狗。三年集训,每期缺人,人员磨合像拼盘,今天加一明天少一。主教练要在几天之内凑出最佳十一人,这活儿搁到东北小葱油饼摊主身上,估计一边煎饼一边念叨着“你丫行不行啊”。弄巧成拙不是没可能。队伍是豪华了点儿,可真遇到比赛,能不能拧成一股绳,很难说。
暂时表面看风平浪静,好像全队将士一心扛大旗,一门心思冲沙特。但再细琢磨,暗流早就涌动了。一边是场地一流、票房爆棚、足协高层亲自督战;一边是三期集训也没满员、阵容刚磨合不利索。咋整?这就跟家里准备把女儿嫁出去,男方条件挺好,有房有车还孝顺,可婚前总有点小插曲——新娘临阵磨鞋,娘家人心里也是一万个“忐忑”。
网上不是有句名言嘛“只要国足还在,咱们就有笑点。”这嘴损起来是真损,但万一真打得有点样儿,还不是动不动真情流露哭一场?假平静里,最大的暗战恰恰是球队自己——球员斗志高归高,团队默契和技战术执行成色,咱们球迷只有在看台上吹着西安秋风的时候,才能校验真本事。
高潮来了!没想到吧,前几轮国足真给咱点小惊喜。东帝汶和北马里亚纳群岛,净胜球没让人失望,该刷刷、该抢抢。可人家澳大利亚来了,雷声大雨点小。澳队虽然名气在外,这些年亚青赛、亚预赛也不是没跌过跟头。但要说咱赢下来,那得叫神话。能咬住1分已是谢天谢地,要拿三分,网友准得吐槽“你整点实际的,别又吹牛上天。”
可能有人要说“怎么感觉还是老套路?小组出线还得靠算分数、拼净胜球,和以前一点差别都没有。”没错——你看人家安东尼奥,说的明白准备小组出线,年轻队员锻炼,便宜都想占,对每个队都不敢小觑。看似信誓旦旦,其实心里有点没底。偏偏票全卖光了,这压力比14号线地铁早高峰还挤。脚底下要能稳得住才是真的牛。
可别以为把前两场踢得水晶瑕疵,最后一场对澳大利亚就能“坐庄收分”。足球这东西,最怕“牌子打得太死”,越是临门一脚出问题。你看历史,咱国足最擅长的就是高开低走,临门掉链子。如果再搞出个“补时绝平”或者“乌龙球”这种操作,中国球迷怕是真要“想静静”了。这届球迷对国字号最后的“底线”容忍,可比你想象的宽容多了,但底裤要是也掉了,那就是世纪大翻车。
结果不出所料,也许还能侥幸出个线。可问题真解决了吗?每次都是“换汤不换药”——一有成绩全家沸腾,输了赶紧换将骂人,黄连水灌成桶都不够喝。足球青训、联赛开放、球员选拔,这些都不是一场两场比赛带来的改变。别光盯着那几脚射门,更要看“乌云背后的太阳”,有没有让底层的青少年、业余踢球的孩子、家门口球场有真正希望的机会。
你等着,风头一过,场地一关,平地又归于寂静。国字号球员回各自联赛混日子,青训教练又回去“凑数填表”,中超依旧你方唱罢我登场,下一个为国争光的梦想还是靠嘴上吆喝。国足的“最后尊严”,在高光过后能剩几捧尘土?球迷三天嘴上一个新段子,可真要谈未来,大家心里都敲鼓“这事儿啊,还得靠天吃饭,指望不指望那是自个儿的事儿。”
写到这里,我得反思一下,这支被寄予厚望的“最强”国奥,看似承载着全村的梦想,但每每热潮过后,球迷的热情总会被现实泼冷水。安东尼奥的低调与媒体的封闭,真是自信还是虚?队员信心满满,是实力底气还是“嘴里有糖自家知道”?咱中国足球靠的究竟是门票的疯狂还是制度的变革?有时候真想假装夸一夸这届国奥真给力,全民皆兵、众志成城、铁军风貌,看着都烈火烹油!可别一回头,还是咱们北方人常说那句——“服了,就这?”
铁杵能磨成针,足球要想“踢出样”,远不止一套阵容、一场赛事就能解决。中国足球需要的不是再多一次爆点,而是真刀真枪下的体制、青训、土壤,一个让孩子们有梦想、球员们能成长、教练们敢创新的环境,而不只是球票与骂声轮番上阵。
最后唠两句犟话唱衰容易,真建设很难,天天嘴炮不如脚上动一动。爱国足不是原地“骂骂咧咧”,哪怕带点“东北味”,那也是希望下一代还能踢得欢。你以为足球只是国字号的尊严?不,是普通人生活的小梦想,是每个吃饱了饭还想着去楼下踢一脚的热爱。
——来,敢问一句你怎么看?咱还能对这届号称“史上最强”的国奥男足抱希望不?你是那种觉得刷场赢了小组就该举国欢腾派,还是瞅着青训和制度就沉默不语派?咱东北老铁要是看了,能不能回一句“整点靠谱的,别再画大饼唠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