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的局势,现在像一锅快烧干的粥。表面还在冒泡,里头其实已经糊底了。俄军已经拿下98%的城区,剩下那2%的空隙,只不过是一条两公里的缝。可瑟尔斯基不认输,硬是要从这条缝里反攻。这么干,不是救城,是拿人去填城。
乌克兰观察员马绍韦茨11月9日说得很明白,瑟尔斯基的设想是切掉东北方向的“钳形攻势”,再夺回红军城北部。理论上,只要打通苏沃罗沃到费奥多罗夫卡、拉济诺、红利曼这条线,就能击退俄军第51集团军,让他们退到托列茨河东岸,再夺回罗金斯科。反手再拿回西北工业区,整座城市就“重生”了。纸上看挺漂亮,问题是,他只有两个旅,而俄军那边在7.1公里乘4.7公里的地盘里,就摆了四个旅,还修了防御工事。用两个旅硬掰四个旅,这算盘只怕连小学生都不敢打。
俄军早摸透这点。他们在拉济诺一带筑起硬工事,还往红利曼和苏沃罗沃调重兵。一边压,一边推进格里希诺和米尔诺拉德东北方向。眼下,包围圈就差一口气能合上。
在红军城里,战斗已经变成一场屋到屋的清理。乌军残余都钻进地道去了。美国战争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乌军还零星布在东部、东南和北部,甚至市中心都有。俄军得一点点捞出来。冬天的恶劣天气倒成了俄军帮手,乌军无人机飞不稳,俄军趁机往城里输送炮兵和补给。能看出来,他们在憋大动作。
米尔诺拉德这边更惨。从红军城撤出的乌军退到这里,本以为能撑一阵,结果俄军干脆切断了所有陆地后勤线,还拦截货运无人机。除了断粮,就是断弹。过去24小时,俄军摩托车部队已经杀进北区,占了几栋高楼。乌军的无人机炸不穿楼,俄军干脆架起铁丝网,修防御工事。看架势,他们是打算在那儿扎营。
再往南,大米哈伊洛夫卡方向也亮了红灯。俄军拿下沃尔奇耶村后沿公路推进了1.5公里,大米哈伊洛夫卡的攻城战眼看就要开打。不过中间隔着沃尔奇亚河,不好办。要么强渡河包抄,要么正面打过奥列斯托波尔的桥。两条路都难,但俄军显然已经开始挑路线布兵。
波克罗夫斯科耶镇是个要命的后勤点。它也靠着沃尔奇亚河,从南面不好打。俄军更聪明,他们的算盘是先搞定大米哈伊洛夫卡,再从西边掏波克罗夫斯科耶的窝。目标只在排队,真正的重头戏,是古利艾波尔。
俄军占了乌斯佩诺夫卡后,正一路向古利艾波尔推,还要切P85公路。只要那条路断了,乌军的后勤线就乱套。俄军现在猛攻丹尼洛夫卡,这里是P85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他们还往斯拉德科和亚布洛科沃推进,一旦突破,就能从北面包抄古利艾波尔。乌军忙着修防线,从盖丘尔河到公路,长15公里,可手头兵力不够。能守哪段,估计连自己都没底。
俄军的策略像绞索,一点点收。他们不光盯着正面打,还在算替代路线。比如从多罗日扬卡方向切向扎利兹尼奇诺伊,一旦拿下那儿,就能彻底掐死古利艾波尔的生命线。接下来要么往北扩,要么继续压西线。虽然北边定居点多、推进慢,但这条线一旦合上,整个东线防区就要喘不过气。
还有苏梅方向,那里的战斗风格已经完全变样。地面轰炸少了,无人机成了主角。俄军刚稳住前线,乌军就从空中轮番轰炸,像是机器轮岗。自从瑟尔斯基抽调人去支援红军城,苏梅这边的步兵空缺就用无人机补。结果就是地面战少了,空中战密了。阿列克谢耶夫卡村还在胶着,俄军稳得住阵脚,连乌军第71空降旅在瓦拉奇诺发动的进攻都扑了街。俄军还反手拿下周边几处森林带,把火力铺开。之前焦点地区尤纳科夫卡,现在反而没啥动静了。
俄军这盘棋看起来稳。可你要问乌军为啥明知道不行还强碰,那得看华盛顿。Axios的报道挺扎眼的,美国政府停摆后,国务院的军售审批都卡住了。五十多亿美元的武器出不了门,连海马斯火箭炮都被搁着。这一延迟,对乌克兰可不是小拖累。等于说,后方断药了。
所以红军城这口气,他们还真撑不久。俄军不断加压,乌军补给又断,瑟尔斯基的反攻计划哪怕再完美,也只是空板房建楼。俄方早在布局,从拉济诺的防线,到格里希诺的推进,一切都在为合拢圈子做准备。
看战线的整体动向,俄军没一处是孤军深入。沙霍沃方向的炮火、梅尔扎火车站的推进,都是在牵扯乌军的精力。森林带本来是乌军的掩护,现在树稀了,无人机看得一清二楚,俄军打得慢,但一点都不慌。他们要的是牵制乌军,让苏沃罗沃的反攻计划一出门就撞墙。
现在的场面,乌军像是在多条线被慢慢拉扯,俄军则在用时间和地形磨人。一旦红军城彻底清空,俄军蓄力完成,整个前线的节奏就可能变成“追剿模式”。
瑟尔斯基手头能动的兵越来越少,美国的军援卡在办公室的休假通告下。俄军在等的,就是这一刻。
红军城的火光,在11月的风里晃着,照亮的不只是废墟,还有这场战争已经走向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