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唐代 “女子马球” 有多火?皇宫里都有专门的球场

开元二十三年暮春,长安曲江池畔柳丝抽芽半尺,暖风裹着牡丹与丁香的馥郁掠过堤岸时,总能听见大明宫方向传来清脆的击鞠声——那是檀木球杖与熟皮球碰撞的脆响,混着马蹄踏地的笃笃声,在长安的晴空下格外清亮。

苏云卿攥着手中的檀木球杖,指尖摩挲着杖头镶嵌的银丝缠枝纹,这是父亲苏定方临终前攥在掌心的遗物,也是她能踏入宜春院马球场的唯一凭证。

“云卿,再磨蹭可要误了辰光!”师姐李弄玉策马而来,枣红色的“照夜白”踏得青石板路哒哒作响,绯色胡服的下摆随马蹄扬起,露出腰间悬着的银鞘短刀。苏云卿翻身上马,望着远处宫墙内隐约可见的朱红球场,心跳不由得加快。

三个月前,她还是西市“云锦阁”的绣娘,只因在街头展露了一手“膝上颠球”的绝技——熟皮球在她膝间、肘弯流转自如,引得路人喝彩,便被内侍省的公公选中,成了宫廷女子马球队的预备队员。

“听说今日贵妃娘娘要亲临观训?”苏云卿勒住马缰,轻声问道。李弄玉扬眉轻笑:“何止贵妃,连吐蕃使者都带着贡礼来观礼。这可是咱们唐宫女子马球的脸面,输了球事小,丢了大唐的气度事大。”

说话间,两人已抵宫门前,守门卫士见了她们手中的球杖——那杖尾刻着“宜春院”三字的紫檀标识,立刻躬身放行。穿过层层宫阙,苏云卿远远望见那片开阔的马球场,绿茵如毡,两座朱漆球门高耸而立,场边早已站满了身着华服的宫人。

她握紧球杖,忽然想起父亲曾说:“马球场上的每一次挥杖,都藏着大唐女子的风骨,不输男儿半分。”

正当她提缰欲入场时,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内侍气喘吁吁地跑来,手中捧着明黄色的圣旨:“苏云卿姑娘,陛下有旨,命你即刻前往梨园见驾!”苏云卿心头一震——她不过是个尚未转正的预备队员,为何会突然被陛下召见?

难道与父亲当年在西域“殉国”的真相有关?她回望了一眼那片充满诱惑与危险的马球场,翻身上马,朝着梨园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扬起的尘土落在宫墙的青砖上,转瞬便被暖风拂散。

梨园的牡丹开得正盛,姚黄魏紫簇拥着沉香亭,李隆基斜倚在软榻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羊脂白玉扳指。见苏云卿进来,他抬了抬眼,目光精准地落在她手中的檀木球杖上:“这球杖,是苏定方的遗物?”苏云卿连忙跪地行礼,声音沉稳:“回陛下,正是先父之物。”

李隆基叹了口气,指尖轻叩榻边的矮几:“苏定方当年镇守西域,屡立奇功,可惜在龟兹平叛时不幸殉国。朕听说你继承了他的马球绝技,今日特召你来,本想亲眼瞧瞧。”

苏云卿心中一紧,父亲临终前弥留之际,曾攥着她的手断断续续说过“球场有诡”“吐蕃细作藏于内”,话未说完便咽了气。她定了定神,伏身道:“陛下若想看,臣女愿献丑。”

李隆基摆了摆手:“不急,先陪朕聊聊马球。”他起身走到亭边栏杆旁,望着远处的马球场,声音里带着几分自豪:“大唐的马球,自太宗皇帝起便兴盛。

当年太宗设‘击鞠之戏’,还亲自组建女子马球队,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我大唐女子不仅能织锦绣花,更能策马挥杖,不输男儿。如今,这女子马球更是成了我大唐的门面,吐蕃、突厥都派人来学,连新罗的公主都遣使者求购球杖图样。”

苏云卿附和道:“陛下说得是,臣女在西市时,常见民间女子组队击鞠,曲江池畔的临时球场,每逢节庆便挤满了围观者,喝彩声能盖过画舫的丝竹。”

李隆基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民间尚且如此,宫廷更不能落后。你可知,朕在大明宫专门修建了宜春院马球场,铺的是西域进贡的苜蓿草,球门用的是岭南朱漆,还从各州选拔了三十名优秀女子球手。

朕要让她们不仅能在球场上扬威,更能在外交场合展现我大唐的气象。”

就在这时,高力士匆匆走来,躬身在李隆基耳边低语了几句。李隆基脸色微变,随即恢复平静,对苏云卿说:“吐蕃使者已到马球场,你先过去准备。记住,今日的表现,关乎大唐的颜面,一步都不许错!”

苏云卿连忙叩首谢恩,转身朝着马球场跑去,胡服的衣袂在牡丹花丛中划出一道绯色的弧线。

马球场上,女子马球队的队员们早已整装待发。她们身着统一的绯色胡服,腰束玉带,头戴黑色幞头,发间仅簪一支银簪,英姿飒爽。李弄玉见苏云卿回来,连忙策马迎上:“怎么样,陛下找你何事?”

苏云卿摇了摇头,目光扫过球场边的吐蕃使者——他们身着赭色长袍,头戴毡帽,腰间悬着弯刀,正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她们,为首的使者眼神阴鸷,时不时瞥向场边的一名宫人。

随着一声铜锣响,表演赛开始了。苏云卿策马冲入球场,手中的檀木球杖如臂使指。她时而俯身贴马,击球如闪电;时而侧身旋身,避开队友的拦截;时而扬杖轻点,将球精准传给李弄玉。动作敏捷利落,引得场边宫人阵阵喝彩。

吐蕃使者看在眼里,为首那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冷漠。李弄玉也不甘示弱,她与苏云卿配合默契,三次带球突破“防线”,将球精准传入对方球门。场上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喝彩声、马蹄声、击球声交织在一起,震彻云霄。

比赛进行到一半时,苏云卿故意策马靠近场边,眼角余光紧紧盯着那名吐蕃为首使者。只见他趁宫人转身添茶的间隙,飞快地从袖中掏出一枚银针,朝着正在带球的李弄玉方向比划了一下。

苏云卿心中一凛——父亲说的“吐蕃细作”,果然藏在这里!她不动声色地继续比赛,暗中调整位置,慢慢向李弄玉靠近。

突然,那使者趁众人目光聚焦在球上,猛地将银针射出——银针如一道寒光,直逼李弄玉的后心!苏云卿眼疾手快,猛地挥起球杖,“铛”的一声将银针打落在地。那使者见状,转身就想混入人群逃跑。

苏云卿大喝一声:“拿下细作!”随即策马追了上去。其他吐蕃使者见状,纷纷拔出腰间弯刀,与宫卫们混战起来,场边顿时一片混乱。

苏云卿策马追上那名为首使者,两人在马背上展开激烈搏斗。使者武功不弱,手中弯刀劈砍迅猛,苏云卿凭借马球训练出的灵活身手,以球杖格挡,渐渐落了下风。就在使者弯刀即将劈到她肩头时,李弄玉策马赶来,手中短刀直刺使者后腰。

使者惨叫一声,翻身落马,两人合力将他制服。宫卫们也很快将其他吐蕃使者擒获。李隆基闻讯赶来,见吐蕃使者竟敢在宫中作乱,勃然大怒,指着地上的俘虏厉声道:“大胆吐蕃,竟敢在朕的眼皮底下放肆!当朕的大唐是好欺负的吗?”

经过审讯,那为首使者果然是吐蕃派来的细作,此行目的便是破坏大唐女子马球队,制造混乱以挑起两国争端。李隆基下令将吐蕃细作全部处死,并派遣使者携带国书前往吐蕃,严厉谴责吐蕃赞普的不义之举。

苏云卿因护驾有功,被封为“马球供奉”,正式成为宫廷女子马球队的队员,赐黄金百两,锦缎十匹。

从此以后,苏云卿便在宫中安心练球。她每天天不亮就起身,踏着晨露前往马球场,直到暮色降临才返回住处。球技日益精湛,从最初的“边锋”逐渐成为队中的“主力击球手”。

李弄玉也成了她最好的朋友,两人常在训练结束后,坐在球场边的石阶上,分享着从家中带来的点心,聊着西市的趣闻,或是探讨新的击球技巧。

苏云卿渐渐发现,宫廷生活虽有规矩束缚,却也充满了乐趣——在这里,她能尽情挥洒对马球的热爱,还能结交一群志同道合的姐妹。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一天,苏云卿在训练结束后,路过御花园的假山时,无意间听到两名宫人在低声议论。一名宫人说:“听说了吗?上次吐蕃细作作乱,根本不是偶然,好像与宫中的某位大人物有关,是那位大人暗中给细作递的消息。”

另一名宫人连忙捂住她的嘴:“嘘!你不要命了?这种事也是我们能议论的?要是被那位大人的人听到,咱们俩都得掉脑袋!”苏云卿心中一动,父亲的死莫非也与这位“大人物”有关?她悄悄退后,躲在假山后,直到两名宫人离开才现身。

她决定暗中调查此事。利用马球供奉可在宫中自由出入的身份,她四处打听。渐渐地,线索汇聚到一个人身上——当朝宰相李林甫。

据说李林甫一直对女子马球队心怀不满,多次在朝堂上说“女子抛头露面击鞠,有失体统”,还曾建议李隆基解散女子马球队,将队员们送入掖庭宫为奴。

苏云卿心中充满疑惑:李林甫为何如此反对女子马球队?难道他真的与吐蕃细作有所勾结?为了查明真相,她决定冒险潜入李林甫的府邸一探究竟。深夜,月色如洗,苏云卿换上一身夜行衣,避开宫中巡逻的卫士,悄悄溜出了皇宫,消失在长安的夜色中。

李林甫的府邸戒备森严,门口有卫士把守,院墙高耸。苏云卿凭借着小时候跟着父亲学的轻功,翻过高墙,潜入府邸。她在府中小心翼翼地摸索,终于在书房的暗格里发现了一封密信。

密信是用吐蕃文写的,幸好她小时候跟着父亲学过几句吐蕃语,勉强能看懂大意——吐蕃赞普承诺,只要李林甫能帮助吐蕃破坏大唐女子马球队,待吐蕃攻占长安后,便扶持李林甫为“傀儡皇帝”。

苏云卿看完密信,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她没想到李林甫的野心竟如此之大。

就在她将密信藏入怀中,准备离开时,书房的门突然被推开,李林甫带着一群家丁闯了进来,手中拿着火把,将书房照得如同白昼。“大胆刺客,竟敢潜入老夫的府邸!”李林甫厉声喝道,眼中满是阴狠。

苏云卿转身就想逃跑,但家丁们早已将书房团团围住,手中的刀斧在火光下闪着寒光。她寡不敌众,很快就被制服,按倒在地。

李林甫走到她面前,用靴尖挑起她的下巴,冷笑道:“原来是你这个小丫头片子。上次吐蕃细作作乱,坏了老夫的好事,没想到你还敢找上门来。今日落在老夫手里,看你还怎么嚣张!”

苏云卿毫不畏惧,瞪着他说:“李林甫,你勾结吐蕃,意图谋反,罪证确凿,就算你杀了我,陛下也迟早会查明真相!”

李林甫哈哈大笑,声音刺耳:“陛下?陛下现在还被蒙在鼓里呢。老夫只要说你是吐蕃派来的细作,意图行刺老夫,陛下就会下令将你凌迟处死。”苏云卿心中一紧,她知道李林甫在朝中势力庞大,陛下或许真的会相信他的话。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宫卫的呐喊:“奉旨捉拿反贼李林甫!”原来是李弄玉见苏云卿深夜未归,担心她出事,便带着宫卫们赶来了。

李弄玉见苏云卿被按在地上,怒喝一声:“快,把这些反贼拿下!”宫卫们一拥而上,与家丁们混战起来。李林甫见状,想要趁机从后门逃跑,却被苏云卿伸出脚绊倒在地。宫卫们连忙上前,将李林甫死死按住,给他戴上了枷锁。

苏云卿从怀中取出密信,交给了随后赶来的李隆基。李隆基看完密信,勃然大怒,将密信摔在地上,下令将李林甫打入天牢,择日处死,并株连其九族。

苏云卿因揭发李林甫的阴谋有功,被封为“翊麾校尉”,这是大唐女子能获得的最高武职,赏赐的金银珠宝堆满了她的住处。但苏云卿并没有因此骄傲自满,她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也是她作为大唐子民应尽的责任。

解决了李林甫这个心腹大患后,大唐的女子马球队愈发兴盛。苏云卿和李弄玉带领着队员们刻苦训练,不仅在宫中表演,还多次在外交场合与外国球队竞技,每次都能凯旋而归。

她们的名声传遍了整个大唐,甚至连波斯、大食的商人都特意绕道长安,只为一睹她们的风采。许多民间女子也纷纷效仿,组建自己的马球队,马球运动一时风靡大唐。

开元二十四年春,长安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曲江杯”女子马球比赛,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二支女子马球队齐聚曲江池畔的马球场。苏云卿和李弄玉带领的宫廷女子马球队一路过关斩将,凭借精湛的球技和默契的配合,顺利杀入决赛。

决赛的对手是来自洛阳的“牡丹队”,她们实力强劲,队员个个身怀绝技,是宫廷队夺冠的最大障碍。

比赛当天,曲江池畔的马球场被围得水泄不通,观众从四面八方涌来,连附近的画舫上都站满了人。李隆基和杨贵妃也亲自前来观赛,坐在球场边的高台上。随着一声铜锣响,决赛开始了。

双方队员你来我往,竞争异常激烈。苏云卿和李弄玉发挥出色,多次突破对方防线,为宫廷队得分。但洛阳队也不甘示弱,她们凭借着凌厉的攻势,渐渐追平了比分。场上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观众们都屏住了呼吸,紧紧盯着场上的球。

比赛进行到最后一刻,双方比分仍然持平。就在这关键时刻,洛阳队的一名队员不小心将球击偏,苏云卿抓住机会,策马冲入对方禁区,挥起球杖,猛地一击——熟皮球如一道流星,精准地飞入球门!

随着一声铜锣响,比赛结束了,宫廷女子马球队获得了冠军。全场观众欢呼雀跃,掌声雷动。李隆基高兴地站了起来,对身边的杨贵妃说:“这苏云卿和李弄玉,真是我大唐的巾帼英雄!”

比赛结束后,李隆基在宫中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宴会上,杨贵妃亲自为苏云卿和李弄玉斟酒,笑着说:“两位姑娘球技高超,真是让本宫大开眼界。”

苏云卿和李弄玉连忙谢恩。就在这时,一名内侍匆匆走来,在李隆基耳边低语了几句。李隆基脸色微变,随即对苏云卿说:“云卿,朕有一件要事要交给你去办。”

苏云卿连忙起身行礼:“陛下请吩咐,臣女万死不辞。”李隆基叹了口气,说:“吐蕃赞普派使者来,说听说我大唐女子马球技艺高超,想要邀请你和李弄玉带领女子马球队前往吐蕃交流。

你也知道,吐蕃与我大唐刚刚平息争端,这次交流关乎两国的和平,你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大意。”

苏云卿心中一凛,她知道前往吐蕃此行凶险重重,但为了大唐的和平,她没有丝毫犹豫,躬身道:“陛下放心,臣女一定会完成使命,为大唐和吐蕃的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弄玉也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女愿意与云卿一同前往吐蕃,相互有个照应。”李隆基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朕就命你们两人带领女子马球队前往吐蕃。朕会派五百精兵护送你们,再给你们准备足够的粮草和药品,务必确保你们的安全。”

几天后,苏云卿和李弄玉带领着女子马球队,在五百精兵的护送下,踏上了前往吐蕃的征程。一路上,她们翻过高耸入云的昆仑山,跨过湍急的澜沧江,历经了风吹日晒、雨雪交加的艰辛。

队员们有的生病了,有的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下来受了伤,但没有一个人退缩。终于,在一个月后,她们抵达了吐蕃的都城逻些。

吐蕃赞普赤德祖赞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在城外迎接她们。他身着华丽的吐蕃服饰,头戴金冠,脸上带着虚伪的笑容。苏云卿和李弄玉连忙上前行礼:“臣女苏云卿、李弄玉,奉大唐皇帝之命,前来吐蕃交流马球技艺。”

赤德祖赞笑了笑,说:“欢迎两位姑娘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朕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住处,你们先好好休息,明日再举行交流赛。”

当天晚上,赤德祖赞在宫中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宴会上,吐蕃的贵族们纷纷向苏云卿和李弄玉敬酒,称赞她们的美貌和勇气。苏云卿和李弄玉也一一回敬,举止得体,展现了大唐女子的风采。

然而,苏云卿并没有放松警惕,她注意到赤德祖赞的眼神中总是带着一丝算计,而且宴会期间,有许多卫士在她们身边来回走动,看似保护,实则监视。

第二天,马球交流赛在逻些的皇家马球场举行。赤德祖赞和文武百官都前来观赛,球场边还围满了吐蕃百姓。苏云卿和李弄玉带领着女子马球队,与吐蕃的女子马球队展开了激烈的比赛。

吐蕃队的队员骑术精湛,球技也不容小觑,比赛场面异常精彩。苏云卿和李弄玉沉着应对,凭借着默契的配合和高超的球技,最终以三比二的微弱优势获胜。

比赛结束后,赤德祖赞走上前,假惺惺地称赞道:“大唐女子马球技艺果然名不虚传,朕今日算是大开眼界了。朕希望两国能够经常进行这样的交流,增进彼此的友谊。”

苏云卿微微躬身,说道:“赞普说得是,臣女也希望大唐和吐蕃能够永远和平相处,世代友好。”

然而,就在苏云卿和李弄玉准备收拾行装,返回大唐时,赤德祖赞却突然变卦了。他下令让卫士将苏云卿和李弄玉以及女子马球队的队员们软禁在宫中。

苏云卿大惊失色,质问他:“赞普,你这是何意?我们是奉大唐皇帝之命前来交流的,你为何要软禁我们?难道你想破坏两国的和平吗?”

赤德祖赞收起了虚伪的笑容,冷笑道:“和平?大唐皇帝想让你们来炫耀技艺,迷惑朕的子民,朕怎么可能让你们得逞?

只要你们答应留在吐蕃,教吐蕃的女子打马球,把大唐的马球技艺传给我们,朕就放了你们。否则,你们就永远别想回大唐了,这辈子都得留在吐蕃为奴!”

苏云卿怒声道:“赞普,你休想!我们是大唐的子民,生是大唐人,死是大唐鬼,绝不会背叛自己的国家,更不会把大唐的技艺传给你这种背信弃义之人!”

李弄玉也义正言辞地说:“赞普,你这样做是违背道义的,大唐皇帝得知此事后,绝不会放过你的!到时候吐蕃必将陷入战乱,受苦的还是你的子民!”

赤德祖赞哈哈大笑,不以为意:“大唐皇帝?他远在长安,山路崎岖,怎么可能管得了朕?你们还是乖乖地留在吐蕃吧,别再做无谓的抵抗了。”说完,他便拂袖而去,留下一脸愤怒和焦急的苏云卿等人。

苏云卿和李弄玉被软禁在吐蕃的宫中,她们心中焦急万分,却没有慌乱。

苏云卿冷静地分析道:“赤德祖赞虽然软禁了我们,但他肯定不想把事情闹大,所以不会对我们严加防范。我们必须想办法逃出去,否则不仅会辜负陛下的信任,还会让两国的和平岌岌可危。”

李弄玉点了点头,眼中满是坚定:“云卿,你说得对。我们一定要想办法逃出去,回到大唐。就算拼了这条命,也不能让赤德祖赞的阴谋得逞。”于是,她们开始暗中观察吐蕃宫中的情况,寻找逃跑的机会。

经过几天的观察,她们发现吐蕃宫中的守卫在晚上亥时之后会比较松懈,而且宫墙的西北角有一处缺口,那里的守卫最少。

当天晚上,亥时刚过,苏云卿和李弄玉趁着守卫换班的间隙,悄悄地溜出了房间。她们带着队员们,在宫中小心翼翼地摸索,避开巡逻的卫士,终于来到了宫墙的西北角。她们互相帮助,爬上宫墙,跳了出去。

在宫外,她们找到了几匹事先藏好的马,翻身上马,朝着大唐的方向疾驰而去。吐蕃的守卫发现她们逃跑后,连忙骑马追了上来,马蹄声在寂静的夜色中格外响亮。

苏云卿和李弄玉策马狂奔,身后的追兵越来越近。就在这危急关头,她们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支大唐的军队正在行军——那是李隆基派来接应她们的

当将领得知苏云卿和李弄玉是大唐派往吐蕃交流的女子马球队队员时,连忙下令出兵击退追兵。吐蕃的追兵见大唐军队人多势众,只好悻悻地退了回去。苏云卿和李弄玉终于安全了,她们激动地相拥而泣。

几天后,苏云卿和李弄玉带领着女子马球队,在大唐军队的护送下,回到了长安。李隆基得知她们平安归来,非常高兴,亲自在宫门外迎接她们。苏云卿将吐蕃赞普的所作所为告诉了李隆基,李隆基勃然大怒:“吐蕃赞普竟敢如此无礼,朕一定要好好教训他!”

但在苏云卿的劝说下,李隆基最终还是打消了出兵的念头。苏云卿说:“陛下,吐蕃与我大唐刚刚恢复和平,不宜再发动战争。我们可以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问题,让吐蕃赞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李隆基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就按你说的办。”

从此以后,大唐和吐蕃之间虽然偶尔会发生一些摩擦,但总体上还是保持着和平相处的局面。苏云卿和李弄玉也因为这次吐蕃之行,名声更加响亮了。她们继续带领着大唐的女子马球队,在全国各地进行表演和交流,推动了女子马球运动的发展。

开元二十五年秋,长安再次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女子马球比赛。这次比赛不仅有大唐的女子马球队参加,还有来自吐蕃、突厥、新罗等国家的女子马球队。

苏云卿和李弄玉带领的宫廷女子马球队再次夺得了冠军。在颁奖仪式上,李隆基亲自为她们颁发了奖杯,并说道:“你们是大唐的骄傲,是天下女子的榜样!”

苏云卿和李弄玉连忙谢恩。苏云卿望着台下欢呼的观众,心中充满了自豪。她知道,自己和姐妹们在马球场上的每一次挥杖,都不仅仅是为了赢得比赛,更是为了展现大唐女子的风采,为了守护大唐的和平与繁荣。

然而,就在苏云卿以为一切都会这样美好下去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发生了。一天,她在训练结束后,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说,有人想要在即将举行的万国女子马球邀请赛上暗害她和李弄玉,破坏大唐的声誉。

苏云卿心中一紧,她知道,这场邀请赛关乎大唐的国际形象,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她连忙将此事告诉了李弄玉,李弄玉也非常担心:“云卿,我们该怎么办?要不要告诉陛下?”苏云卿想了想,说:“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能贸然告诉陛下。我们先暗中调查,找出幕后黑手。”于是,她们开始在宫中四处打听,寻找线索。

经过几天的调查,她们发现线索竟然指向了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杨国忠当时在朝中势力庞大,与李林甫一样,也对女子马球队心怀不满。苏云卿和李弄玉心中充满了疑惑,杨国忠为何要暗害她们?难道他也想破坏大唐的声誉?

为了查明真相,苏云卿和李弄玉决定冒险去杨国忠的府邸一探究竟。深夜,她们换上夜行衣,潜入了杨国忠的府邸。在府邸中,她们发现了一间密室,密室里存放着许多与吐蕃、突厥勾结的密信。

原来,杨国忠想要借助吐蕃和突厥的力量,夺取皇位。他认为苏云卿和李弄玉带领的女子马球队是大唐的象征,只要除掉她们,就能打击大唐的士气,为自己的谋反创造机会。

就在苏云卿和李弄玉准备将密信带走时,杨国忠突然带着一群心腹闯了进来。“你们两个小贱人,竟敢潜入老夫的密室!”杨国忠面目狰狞地吼道,“今天,就让你们死在这里,永远没人知道老夫的阴谋!”

苏云卿和李弄玉对视一眼,心中虽惊却不慌。苏云卿握紧手中的球杖,沉声道:“杨国忠,你勾结外敌,意图谋反,罪该万死!今日我们定要将你绳之以法!”李弄玉也举起球杖,警惕地盯着杨国忠的手下。

杨国忠冷笑一声,挥手道:“给我上!杀了她们!”心腹们如狼似虎般扑了上来。苏云卿和李弄玉凭借着多年马球训练练就的敏捷身手,与心腹们展开周旋。

苏云卿的檀木球杖在手中舞得虎虎生风,杖头的银丝纹路在烛光下闪烁,每一击都精准地打向敌人的要害。李弄玉则擅长灵活闪避,趁敌不备便用球杖击打敌人的手腕,让他们手中的兵器脱手。

但杨国忠的心腹人数众多,两人渐渐体力不支。就在苏云卿被一名心腹踹倒在地时,密室的门突然被撞开,一群身着明光铠的禁军冲了进来。

为首的将领大喝:“杨国忠谋反,陛下有旨,拿下此人!”原来是苏云卿早已料到此行凶险,提前让信任的宫卫将消息禀报了李隆基。

杨国忠见状大惊失色,想要夺路而逃,却被禁军死死围住。经过一番搏斗,杨国忠及其心腹被全部擒获。苏云卿和李弄玉这才松了一口气,瘫坐在地上。李隆基随后赶到,看到密室中的密信,怒不可遏,下令将杨国忠打入天牢,择日凌迟处死。

万国女子马球邀请赛如期举行。苏云卿和李弄玉带领着大唐女子马球队,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了冠军。赛场上,她们策马奔腾的身影,成为了各国使者眼中最亮丽的风景。这场比赛不仅展现了大唐女子马球的高超技艺,更彰显了大唐的国威,让各国对大唐更加敬畏。

比赛结束后,李隆基在宫中举行了庆功宴。宴会上,李隆基对苏云卿和李弄玉赞不绝口:“你们不仅是大唐的巾帼英雄,更是大唐和平的守护者。朕要重重赏赐你们!”苏云卿和李弄玉连忙谢恩:“陛下,这是臣女们应尽的职责。能为大唐效力,是我们的荣幸。”

此后,苏云卿和李弄玉继续致力于女子马球运动的发展。她们在宫中开设了马球培训班,招收了许多宫女和民间女子学习马球。在她们的努力下,大唐的女子马球运动达到了鼎盛时期,上至宫廷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对女子马球痴迷不已。

开元二十八年,苏云卿嫁给了禁军将领郭子仪。郭子仪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领,他非常支持苏云卿的马球事业。两人婚后生活幸福美满,经常一起骑马打马球。

李弄玉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嫁给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虽然两人都有了自己的家庭,但她们依然经常一起参加马球活动,共同推动女子马球运动的发展。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占了洛阳。李隆基被迫逃往蜀地。苏云卿和李弄玉得知消息后,非常焦急。她们决定组建一支女子马球义勇军,前往前线支援唐军。

苏云卿和李弄玉带领着女子马球义勇军,奔赴前线。她们虽然是女子,但在战场上却毫不逊色于男儿。她们骑着战马,挥舞着球杖,与叛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她们的球杖不仅是打球的工具,更是杀敌的武器。叛军们看到这群英姿飒爽的女子,都吓得胆战心惊。

在郭子仪等将领的带领下,唐军逐渐扭转了战局。苏云卿和李弄玉的女子马球义勇军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安史之乱平定后,李隆基回到了长安。他对苏云卿和李弄玉的英勇表现非常赞赏,封她们为“镇国夫人”。

安史之乱后,大唐的国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女子马球运动也逐渐衰落。但苏云卿和李弄玉并没有放弃,她们依然在努力推广女子马球运动。

她们在民间开设马球俱乐部,培养马球人才。虽然女子马球再也没有恢复到开元时期的鼎盛,但它依然在大唐的土地上传承着。

大历十年,苏云卿因病去世。临终前,她将自己的檀木球杖交给了女儿郭瑶,嘱咐她一定要将女子马球运动传承下去。郭瑶继承了母亲的遗志,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马球手。她带领着大唐的女子马球队,在国内外的比赛中多次获奖,让女子马球运动再次焕发出了生机。

贞元年间,唐德宗听说了郭瑶的事迹,非常感动。他下令在长安重建宜春院马球场,恢复宫廷女子马球队。在唐德宗的支持下,女子马球运动再次兴盛起来。郭瑶也被封为“马球都知”,负责管理宫廷女子马球队。

元和年间,白居易在长安任职时,曾亲眼目睹了女子马球比赛的盛况。他写下了“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女子马球比赛的场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唐逐渐走向衰落。但女子马球运动却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它就像一颗种子,在大唐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传承不息。即使在后世,也依然有人记得,在遥远的唐代,有一群英姿飒爽的女子,她们在马球场上策马奔腾,用球杖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唐代女子马球的兴盛,不仅是一种体育文化的繁荣,更是大唐开放包容、男女平等的体现。它让人们看到了大唐女子的风采与风骨,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大唐的繁荣与强盛。这段辉煌的历史,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后世人们敬仰和向往的时代缩影。

如今,当人们翻阅唐代的史书和诗歌,看到那些关于女子马球的记载和描绘时,依然能感受到那种蓬勃的生命力和昂扬的精神风貌。那马蹄声、击球声,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在人们的耳边回响。

唐宫击鞠的传奇,是大唐盛世的一抹亮色,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繁荣与辉煌,也留下了一段关于勇气、智慧与梦想的动人故事。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