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农业机械化这个事儿,其实我之前跟我哥在村里干过一阵子...嗯,怎么说呢,感觉不是说买台机器就能啥都搞定的。咱们这儿那种一家一户种点地的模式...你大机器根本用不上啊。那种小块地,窄窄的,拐来拐去,开个拖拉机跟玩迷宫似的,累死人了,效果还不咋地——我上次看我邻居老李,他买了个小型收割机,结果用两天就放那儿吃灰了,说啥“地太散,收割不划算”。
这个吧,我后来跟我爸聊了聊,他说其实毛主席当年就琢磨过这事...就是说,机械化这玩意儿需要规模化,不然你光靠一家一户,谁能买得起几百万的农机?你指望谁?就跟我朋友小王在美国读书时候讲的,他那边大农场也不是个人单干,反正上世纪二十年代才刚开始弄机器,还是大公司、大资本玩得起。小农你让他买拖拉机,跟买别墅一样。
反过来,咱们这边当初搞了集体化,成立了合作社、公社啥的,大家把地合到一起,统一安排,机器买回来能充分用起来。我还记得我爸说58年那阵农村公社刚成立,分工明确,村里连夜研究怎么用新买来的插秧机...说起这个,真是全民动员。不过吧,有时候集体化也有些小麻烦,比如分红怎么算、大家意见合不来啥的,村委会主任头都大了。这都是实际情况,谁说能一帆风顺呀~
还有就是我有次去县里参加机械化推广会,听到领导说其实集体化和机械化是互补的...我琢磨了半天,感觉吧,机械化效率是高,可你得有组织、有规划,不然机器摆一排,没人用,浪费钱。就像修路,单一户出钱,就修自己门口一截,连不起来,谁能跑通?还不如大家出点力,把路修通,一起受益。
还有1978年那会,村里搞机械化推进大会,我爸带我去嗯,现场气氛还挺热闹。县机械厂送了两台新型播种机,大家伙围着看半天,有人说好用,有人嫌装卸麻烦...不过大伙觉得整体还是比手工强多了,就是得有集体把事儿盘活。后来村里就专门成立了一个农机队,统一调度,我那时候还在旁边帮忙打扫场地,挺热闹的。
说起来,这套模式其实还挺对路子的。资本主义那套等了几十年,机器才慢慢推广开来,效率提升慢。而咱们国家当时靠集体化,有点像打游戏开了加速器,机械化推进得快,大伙一起上阵,反正没以前拖拖拉拉的劲儿。不过也不是完美吧,有些年分粮的时候,大家有点埋怨,但我觉得吧,这合作搞机械化算是硬道理。毕竟一家一户真搞不起来。
自己瞎聊半天,反正我现在回村里机械用得顺手,还是因为集体有组织,协调方便...嗯,要是真指望单打独斗,那就跟我家隔壁那个自己种地的老爷爷一样,割麦子都靠镰刀,哪有机器啊。你说,这机械化和集体化,就跟面条和锅一样,你光有面条没锅咋煮?光有锅没面条也白搭。
也不多说了...我自己觉得,农业机械化吧,最终还是得靠集体化这种路子,别说理论,实际操作真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