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颜论进行时#
鄂尔多斯禁飞令:守护沙漠论坛的天空安全
一架小型无人机正在鄂尔多斯上空盘旋。突然。它失去了动力。缓缓降落。这是公安机关的反制措施。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即将举办。安全成为首要任务。
什么是“低慢小”航空器?
它们无处不在。又难以察觉。飞行高度低。速度慢。雷达反射面积小。包括无人机、滑翔机、三角翼、热气球、飞艇、航空模型、空飘气球甚至孔明灯。它们能航拍。能测绘。但也能窥探。能扰乱——甚至能威胁公共安全。
鄂尔多斯的精准管控
2025年9月15日0时至17日24时。整整三天。三个核心区域禁飞:会展中心周边、乌兰国际大酒店周边、鄂尔多斯皇冠假日酒店周边。坐标精确到每条街道。这是为确保论坛安全顺利举行。未经批准飞行?公安机关将依法采取反制措施迫降甚至截控。后果很严重。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不止鄂尔多斯
这样的管控并非孤例。内蒙古自治区足球超级联赛期间康巴什区同样禁飞。新疆伊州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加强管控。霍林河机场净空保护区也有类似规定。《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 已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它明确规定真高120米以上空域、机场周边、军事禁区、核设施区域等均为管制空域。飞行需申请批准。
平衡与未来
禁飞不是为了禁止。而是为了规范。为了安全。适飞空域依然开放——真高120米以下空域通常可自由飞行。科技在进步。监管需与时俱进。AI优化反制策略。6G网络支持实时数据共享。我们需要在创新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
天空是宝贵的资源。需要共同守护。请理解每一次禁飞通告背后的深意。它们不仅是一纸公文。更是现代城市安全管理的精密注脚——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安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