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从163元跌到1.1元亏光46亿,牛散却抢筹785万股,北向持仓691万股

从163元跌到1.1元亏光46亿,牛散却抢筹785万股,北向持仓 691 万股

一家连续12年亏损9年、累计巨亏46亿元的公司,股价从历史高点163.98元暴跌99%至1.18元,市值蒸发超百亿。

这样的“垃圾股”在2025年一季度却吸引了两位重磅玩家:牛散吕强新进持股785.45万股,成为第七大股东;

北向资金虽减持761.7万股,仍以691.38万股的持仓位列第十大股东。

这家公司2007年以29元发行价上市,主营业务是机床制造,占比近90%。

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是制造业的根基,但公司自2013年起陷入漫长亏损周期。

2013-2019年连续7年扣非净利润亏损,累计超31亿元,把上市以来的利润全部亏光。

2022年再亏10.94亿元,2024年又亏3.83亿元。

12年间亏损总额高达46亿元,仅有的三年盈利合计不足1亿元。

如此惨淡的业绩下,吕强和北向资金为何逆势入场?

吕强的“困境反转”赌局

牛散吕强在A股以“高频换手+定增套利”著称。

2024年四季度,他持仓的19只股票中14只属于TMT(科技、媒体、通信)行业,尤其偏好AI、半导体等政策红利赛道。

他擅长在低位潜伏题材股:2023年曾借“媒体+AI”概念炒作人民网,在10元建仓、28元抛售,单只股票获利超千万元。

这次他押注的亏损公司,恰好踩中多个热门概念:工业母机、人工智能、数据标注、算力租赁、风电等。

子公司热热文化布局自动驾驶数据预训练,自研EnableAI平台服务长安汽车等车企;

同时通过收购航天壹亘切入航空航天高端装备,试图打造“数据+硬件”协同效应。

吕强的操作逻辑明确:股价跌至历史底部,市值仅83亿元,下跌空间有限;叠加政策利好(工业母机国产化扶持、数据要素新政),一旦题材发酵,反弹弹性极大。

但风险也显而易见,2024年其持仓中仅20%盈利,多数短线新进标的处于浮亏状态。

北向资金的“矛盾操作”

北向资金一季度减持这家公司761.7万股,却仍保留691万股的仓位。

这种“减仓不清仓”的操作背后有双重动机:一方面,2025年全球避险情绪升温,北向资金年内净流出A股超2350亿元,减持高波动标的符合调仓逻辑;

另一方面,留守仓位暗示其对该公司转型可能性的长期观察。

北向资金历来偏好行业龙头(如宁德时代、茅台持仓均超千亿),此次死守一只低价股,核心看中两点:一是公司作为轴承制造领域标准制定者的技术壁垒;二是智能驾驶数据服务与长安汽车等头部客户的绑定潜力。

退市新规下的“危险游戏”

2025年A股退市新规趋严,已有ST大药(市值跌破5亿)、ST保力(股价0.09元)等触发交易类退市。

这家公司若2025年未能持续盈利,可能因财务指标不达标退市;若股价跌破1元达20个交易日,将步ST保力后尘。

但资金博弈的疯狂之处在于:越是临近退市边缘,越有资金押注“末日轮”反弹。

例如2025年二季度,吕强重仓的安妮股份7天内暴涨50%,其短线套利策略再次奏效。

而这家亏损公司一季度股价突破年线后涨停,显示市场对“困境反转”故事仍有期待。

“牛散效应”的跟风风险

吕强进入前十大股东名单后,常引发散户跟风。

例如他持仓中视传媒(央视系唯一上市平台)时,市场预期国企改革注入资产,短期交易活跃度激增。

但跟风需警惕两点:一是牛散持仓成本可能远低于二级市场(如通过定增折价30%-50%建仓);二是高频调仓下,散户难以匹配其操作节奏。

2024年吕强参与日发精机定增的成本为6.50元/股,但股价跌至6.20元,定增筹码亦浮亏4.62%。

这种“被套”状态与当前他持仓这家亏损公司的情况如出一辙,抄底能否成功,取决于题材能否兑现为真实业绩。

46亿亏损与资金抄底并存,是市场非理性的缩影。

对吕强而言,这是“高频套利”的又一次押注;对北向资金而言,是“技术壁垒+政策红利”的左侧布局;

而对普通投资者,则需警惕:股价跌去99%后,剩下的1%可能归零,也可能绝地反转,但历史数据显示,后者概率远低于前者。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