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妈耶,澳门贼人连土地公也敢下手?氹仔多家庙超10尊土地公像突然失踪

妈耶,澳门贼人连土地公也敢下手?氹仔多家庙超10尊土地公像突然失踪

澳门这地方真是让人开眼界,毛贼们胆子越来越肥,连“神仙”都不放过。10月23日清晨,在氹仔施督宪正街那一带的三婆庙、医灵庙和观音堂,一大早就闹出事端。

说起来,这几座老庙不是普通地方货色——三婆庙追溯到清道光廿三年(1843年);医灵庙建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观音堂则是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流传下来。每一家都是见证了氹仔风雨两百年的老字号,门口的土地公瓷塑本来静静站着守着街坊,现在却被毛贼盯上。

当天早上的场面不堪想象:香炉倒地、功德箱翻乱,不止一处变成了案发现场。据说丢失的佛像有大有小,总数已经超过了10尊。不少细心市民发现问题后赶紧报警,还通知文化局介入处理。

这些土地公形象,在澳门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也列入国家级名单。“土地信俗”这种东西,说实话,无论哪个社区都有点敬畏,可惜现在连它都成了目标。有些网友调侃,是不是有人输红眼,把神像偷回去求财?

警察这边没闲着,当天直接进场调查,看样子要查个水落石出才罢休。而文化局方面第一时间派员协助,与各方商量怎么补救,包括装监控设备、防盗器材等措施,都搬上桌讨论了一轮。

社会团体反应也很快,“天眼”系统马上又被提出来,有建议加强夜间和清晨巡逻,还有设立举报热线之类的小动作。不少负责人亲自跑现场,比如身兼委员身份的陆南德,还有陈自成、林家全,全力谴责这种行为,说什么都不能容忍对文物动手脚。

其实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安全漏洞。这几年旧城区不断呼吁增派警力部署,但显然效果有限,否则不会出现这么离谱的一幕。尤其高风险时段,那些巷子拐角简直就是毛贼的天堂。如果没有“天眼”,谁知道哪一天还会再丢东西?

很多人觉得传统寺庙应该用现代方法防护,比如定期、不定时巡逻机制,每逢深夜或清晨重点盯梢,对策越细致越好。另外安装数码监控已经刻不容缓,不管花多少钱,只要能把那些歪脑筋的人挡在门外,就是值当投资。

事件发生以后,各种方案层出不穷,有倡议教育宣导,让更多居民参与保护工作,也有提出设置数字化举报渠道,希望大家遇到可疑情况主动通报,多条腿走路总比只靠一个部门强。这种群防群治方式,以前在别处也试过,不过面对文物安全,好像还得再升级一下才靠谱。

对于那帮偷神像的人,大伙儿嘴里一句“怕不怕仙家降罪”,背后多少藏着无奈和愤怒。本来以为只有功德箱会遭殃,如今竟然连泥塑陶瓷都逃不过魔掌。有读者留言问:“他们到底拿这些做啥?自己供奉还是另有所图?”结果没人能给准答案,只剩各种猜测满天飞扬,一部分甚至怀疑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市场需求或者另类收藏癖好作祟。但具体原因至今扑朔迷离,也许只有抓住人才揭晓谜底吧!

社区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林家全当天上午就去了现场。他看完之后感叹,这批老建筑承载的不只是宗教情感,更是一代代人的记忆与生活轨迹。一旦损毁,就算修复也难回原貌。所以他特别强调,需要加速推动技防项目,不要等下次再掉链子才补课,那时候恐怕已晚一步了。

除了官方跟进之外,其实基层居民更希望看到实际行动,而不仅仅停留在纸面倡议。有主张干脆由志愿队轮流看守,每周安排专班驻点,再配合科技设备双保险,这样既省钱又接地气。当然最终办法还得结合当地习惯调整,但目前至少先堵住最大漏洞再谈其他改良空间比较现实一点儿。

事情过去几天,本地社交圈热度依然居高不下。不少年轻网友玩笑称,要不要请专业人士鉴定每尊雕塑价值,然后贴标签明确告知“不可触碰”?还有人拍照上传缺席位置图片,用于提醒附近群众提高警觉。从侧面反映出大众对历史遗存的珍惜心理,以及对现状的不满情绪正在升温中……

整个案件调查仍未收官,新线索随时可能冒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此番事件给整个氹仔地区敲响了一次极具分量的警钟——无论古迹如何坚固,没有有效管理都会成为潜在猎物。这波操作到底是谁主使,到底图谋何利,现在暂且只能耐心等待警方进一步消息公布啦!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