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330亿并购安世成泡影?闻泰遭欧美联手收割,中国芯突围刻不容缓!

花330亿买了家公司,最后发现自己只剩下了一股。这事儿听着像不像段子?可它就这么发生了,主角还是咱们国内大名鼎鼎的闻泰科技。这哪是商业并购啊,这简直就是一场光天化日之下的豪夺,还是带着法律文书的那种。

这感觉就好像你花光积蓄买了辆顶配法拉利,刚开出4S店,人家直接把你从驾驶座上拽下来,然后给你留了个车钥匙扣,还拍拍你肩膀说:“别担心,以后车子的保养费我们出,有分红会通知你的。”你说气不气?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几年前,那会儿的闻泰科技,还是手机代工界的“卷王之王”,给小米、华为、三星这些大牌打工,一年出货上亿部手机,听着风光无限。但只有老板张学政自己心里清楚,这活儿累死累活,毛利率薄得像张纸。全球手机市场一打喷嚏,他这儿就得重感冒。不行,必须得找条新路子。

张学政把目光投向了汽车,特别是新能源车的“心脏”——功率半导体。这玩意儿可比手机代工香多了,技术门槛高,利润也肥。巧了,欧洲老牌巨头恩智浦刚好要剥离一块业务——安世半导体。这可不是什么边角料,而是有着六十多年历史、在车规级芯片领域闷声发大财的“隐形大佬”,特斯拉、西门子都排队找它拿货。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张学政瞅准机会,玩了一出现实版的“蛇吞象”,前后花了两年多,砸了330多亿真金白银,在2020年把安世半导体100%股权收入囊中。当时整个业界都沸腾了,这操作,魄力直接拉满。闻泰的股价也跟着一路狂飙,市值一度突破2000亿。从手机代工厂到半导体龙头,这华丽转身,简直可以写进商学院的教科书。

那几年的闻泰,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尤其是在全球“缺芯潮”的时候,安世半导体简直成了印钞机,2022年一年就干了37亿多的净利润。闻泰2025年上半年的财报里,安世贡献了12.6亿的净利润,要是没了这块,其他业务的数据简直没法看。

可成年人的世界里,从来就没有什么童话故事。正当闻泰以为抱着金娃娃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一记闷棍就从背后敲了上来。美国那边先是搞了个“实体清单”把闻泰拉进去,接着又捣鼓出个什么“50%穿透规则”,摆明了就是要搞事。荷兰那边一看“大哥”发话了,立马心领神会,开始配合演戏。

今年九月底,一纸来自荷兰政府的命令,直接给安世全球的资产、人员、业务按下了暂停键。更绝的操作还在后头,荷兰的法院直接把张学政的职务给免了,空降了一个外籍独立董事来掌权,还把闻泰辛辛苦苦买来的股份,几乎全部托管给了第三方。

这波操作下来,闻泰就只剩下名义上的一股了。330亿的投资,换来一个“分红工具人”的身份。这已经不是“卡脖子”了,这是直接把你的饭碗端走,还当着你的面吃。路透社早就扒出来了,美国佬早就逼着荷兰换掉安世的中国CEO,不然就制裁。所以荷兰这波操作,纯属“被迫营业”,嘴上喊着自由贸易,身体却很诚实地跟着美国搞霸权,把几百年的商业信誉当抹布一样给扔了。

最讽刺的是谁?是欧洲那些车企。禁令一出,他们第一个慌了,纷纷跳出来警告说芯片要断供了,工厂再过几周就要停产。你看,这回旋镖,最终还是打回了自己人身上。

闻泰的遭遇,像一盆冷水,把那些还抱着“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幻想的人浇了个透心凉。它用330亿的代价告诉我们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在全球化逆行的今天,想靠资本走捷径,去收购别人的核心技术,这条路已经越来越窄,甚至可以说是一条死路。商业逻辑在地缘政治的铁拳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别人手里的剑,再锋利也是别人的,人家随时可以收回去,甚至反过来指着你。与其指望别人的施舍,不如自己回家,在泥潭里摸爬滚打,一锤一锤地锻造出自己的神兵利器。所以啊,半导体这块,长期看绝对是风口,国家意志,市场需求,都在这儿摆着呢。但咱也得多个心眼,警惕那些短期炒作的泡沫。毕竟,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可风要是停了,摔得最惨的,也还是猪。

这波欧美的操作,算是把“霸权”两个字焊死在了自己脸上。但也未必是坏事,它反而倒逼我们必须加速“自主可控”的进程。毕竟,越是被卡脖子,就越能激发咱们的斗志。说不定哪天,咱们也能反过来,让他们尝尝傻眼的滋味!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