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谁在捧热股?题材炒作掩盖业绩,理性持仓最重要

社交媒体上“短线暴涨、散户齐聚、董事减持”这些词一挂热搜,华胜天成瞬间成了教科书式案例。回顾这段“疯狂”时间线:公司股价从7月24日第一次封涨停开始一路向上,到了8月27日盘中最高触及26.85元,短短一个多月内涨幅约173%。同期场内持股户数也从6月30日披露的18.65万户,暴增到8月29日的51万户,增幅同样接近173%,价格和人潮几乎同步上扬。

表面热闹,背后却有明显的错位。华胜天成的主业是IT系统解决方案、数字化基础设施与应用,但主营连续亏损超过三年半。今年上半年虽公布约1.4亿元净利润,但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2022年至2023年上半年的扣非净利润累计仍亏损约7.96亿元。这直接把问题摆在台面:这份利润究竟来自经营,还是来自一次性“碰运气”?

答案一目了然。公司持有泰凌微约1,786万股,占其总股本约7.42%。泰凌微股价从去年的约31元一路攀升到今年9月最高逾63元,账面浮盈约2.7亿元,成了公司短期利润的重要来源,但对提升主营盈利能力几乎没有帮助。也就是说,表面上的“赚钱”,更像是把别家股票的光照在自己身上来凑热闹。

市场情绪一旦走向极端,风险就会集中爆发。8月29日晚,公司公告两名董监事拟在公告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合计减持10,947,200股,不超过总股本的1%。按当时价位估算,可能套现约2.1亿元。公告当天股价即触及跌停,随后连续走低:9月3日收于21.70元,跌9.09%;9月4日封跌停至19.53元;9月5日即便大盘反弹,股价仍弱势收于19.50元。这个过程告诉我们两点:投资者对盈利可持续性和大股东动向异常敏感;高杠杆、重仓的散户在重大利空面前非常脆弱。

个体案例最能还原情绪修复的代价。一位广东投资者在9月3日以23.22元重仓买入115,300股,投入约267.7万元。首日浮亏约17.5万元,次日跌停后浮亏扩大到近43万元,截至目前持仓亏损约16%。另一个散户在刚获利约6,000元时不肯落袋为安,连续遭遇两个跌停,不仅把盈利吞没,还出现约7,000元的亏损,不得不被迫减仓止损。这些故事不断提醒我们:在高波动的市场里,仓位管理和止损纪律远比追涨更重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由估值驱动、以投资收益掩盖主营虚弱的泡沫式上涨?归根结底,有几条主要原因。低利率和宽松情绪下,资金追逐短期确定性收益,容易把题材股短期放大;公司持有的可交易投资标的为业绩提供了表象利润,让市场误判业绩改善;散户参与度急剧上升,让价格更容易被情绪和信息事件左右。

这种局面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短期内高度波动会造成财富在市场参与者间的再分配,冲击长期资本形成的稳定性。如果公司不能把一次性投资收益转化为长期经营能力,估值回归时的调整只会更猛烈。对监管与市场来说,频繁的题材炒作和大股东减持行为,很可能促使监管层更严密地盯信息披露和股东行为规范。

给投资者/监管的几点可操作建议:关注扣非后利润和主营现金流,别被一次性投资收益麻痹判断;紧盯大股东与董监高的减持计划、持股结构及锁定期,减持往往是风险释放的信号;坚持仓位管理与止损纪律,避免满仓追涨或因小利贪婪加仓;监管层应强化对关联交易、投资收益确认和信息披露透明度的监督,以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展望未来,如果公司在接下来的两三个季度内没有拿出能明显改善主营业务的结果,股价回归基本面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唯有把投资收益真正转化为对主营的投入,并改善经营性现金流,股价才可能获得长期支撑。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把这次事件当成一次警示:在市场热情与信息不对称并存的情况下,保持理性、用数据驱动的判断、严格的风险管理,才是长期稳健的基石。

最后留给你几个问题,算是自检清单:你的仓位和止损规则够严谨吗?你决策时把真实、可持续的盈利能力放在首位了吗?市场热闹时,别忘了问自己——我是来赚钱的,还是来接盘的?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