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大盘冲破3800点,他的持仓却一片惨绿。
超过4200只个股下跌,涨停板仅53家。
银行和科技权重奋力护盘,也难掩市场整体疲软。
今年A股的分化已达极致。
上证指数年内涨幅超15%,创业板一度接近翻倍。
但全市场仅7.2%的个股实现上涨。
半导体行业市盈率分位高达93.93%,农林牧渔却仅有2.48%。
两者估值差距近40倍,撕裂程度创下历史之最。
资金疯狂涌入科技龙头,传统行业被无情抛弃。
这种行情下,散户成为最大牺牲者。
数据显示41.6%的个股仍低于2021年高点。
58%的公募基金尚未解套。
杠杆资金单日净买入从120亿回落至60亿。
散户交易占比从年初65%降至58%。
北向资金和国家队却通过宽基ETF持续布局。
“赚了指数不赚钱”成为普遍现象。
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板块面临获利回吐。
节前避险情绪使资金加速调仓。
机构投资者显然更适应这种市场。
他们聚焦AI硬件、半导体设备等权重股。
坚决止损非主线品种。
私募基金经理直言拒绝盲目追涨。
强调严格止损的重要性。
当持仓跑输指数超10%-15%时需果断切换。
科技股上涨背后有业绩支撑。
科创板二季度盈利同比增速达24.5%。
传统老经济板块却转负至-8.3%。
但这种极端分化是否健康?
市场波动幅度持续加大。
上周A股单日波动超3%的交易日达到3天。
投资者陷入两难困境:
追高怕接盘,不追又怕踏空。
专家建议采取分批建仓策略。
部分资金开始防御性切换。
低估值消费与周期板块获得关注。
美容、宠物、食饮等领域出现突破态势。
牛市波动加剧考验投资纪律。
历史数据显示牛市中约40%投资者跑输指数。
15%的人甚至亏损。
心理因素成为关键变量。
贪婪和恐惧被反复放大。
投资专家建议建立交易日记控制情绪。
现在还有人敢喊“牛市”吗?
当寒武纪股价超过贵州茅台。
市场已在重新定义投资逻辑。
这场游戏规则彻底改变。
指数上涨不再等于普涨行情。
资金只认可政策支持与产业逻辑明确的赛道。
你的投资策略跟上变化了吗?
是继续坚守传统价值投资。
还是转身拥抱科技主线?
或许真如巴菲特所说:
股市将财富从没耐心的人转移至有耐心的人。
在当下结构性牛市中,耐心比智商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