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检察官是备受民众羡慕的职业,常被影视作品塑造为与不法之徒英勇斗争的智慧与力量化身,有着“政权有限,检察机关力量无限”的说法。检察官在韩国地位高、收入多、权力大,在诸多政治斗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迄今已有四位前韩国总统因检察机关介入而入狱。尽管检察官职业自带光环、备受尊崇,检察机关却成为继国会之后韩国民众最不信任的国家机关。检察权力不断膨胀,源于其广泛介入政治、司法及社会事务,检察官不仅是法律执行者,也成为政治博弈中的重要力量,对韩国政治生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那么,为什么检察官能在韩国呼风唤雨?甚至只手遮天?
韩国检察机关于1948年成立,全称“大韩民国检察厅”,下属法务部,但将被废除,由新设的“公诉厅”和“重大犯罪调查厅”取代其职能。其中,公诉厅隶属法务部,承担原检察机关公诉职能;重大犯罪调查厅隶属行政安全部,承担调查职能,此调整将列入《政府组织法》修正案,待国会通过并公布一年后施行。韩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检察官独立性极强,行政和立法部门均无法干预其工作。每位检察官都是单独官厅,检察厅仅统辖事务,无权干涉办案。检察官以自己名义独立办案、定案并担责,实行一人独任制,其权力源于法律直接授权,即便与下级意见不合,上级也只能提参考意见,不能改变下级的决定。
在韩国,想成为检察官绝非易事,此前必须先通过司法考试且完成司法研修才能被任命。2004年前,司法考试对考生身份无要求,但通过率不足3%。之后陆续提高门槛,如要求托福成绩、法学学分,还限定只有法学院学生能报考。通过司法考试只是第一步,还需在司法研修院学习两年,期满后按成绩和国家定员选任检察官、法官,其余授予律师资格。随着法学专业研究生院制度引入,2021年韩国司法考试最终被废除,如今需本科毕业后考入司法研究院学习三年,才有资格参加律师考试,每年约70 - 90名毕业生能成为检察官。不过,司法研究院学费高昂,是普通大学的两倍多,被批评为“富人学院” 。
韩国历史上政商勾结、违法收受政治献金案件频发,负责侦办的检察官常因外部政治干预而面临压力。为应对这一问题,韩国于1999年推出“特别检察官”制度,针对特定案件组建独立的检察调查组,由国会通过法案决定设立。特别检察官职级相当于高等检察厅检察长,享有检察官的全部法定职权,并可根据检察一体原则指挥、监督所属检察官协助办案。其任职条件要求具备法官、检察官或律师资格,并拥有丰富法律实务经验。历年来,被任命的特别检察官多为法律界享有盛誉的人士。自“特别检察官”制度施行以来,韩国共设立过13次特别检察官,用以保障对敏感案件的独立调查和司法公正。
特别检察官也是“清算前韩国总统”的主力军,如全斗焕、卢泰愚、金泳三、金大中、卢武铉、李明博、朴槿惠等,均被调查甚至判刑。今年被弹劾下台的前韩国总统尹锡悦在担任检察总长期间,侦办了朴槿惠亲信干政案和李明博贪腐案,并在卢武铉、李明博等多起重大贪污受贿案中担任关键检察官角色,拘留了李明博的哥哥及调查国家情报院干预总统选举事件。2016年朴槿惠“亲信干政”事件曝光后,尹锡悦担任特别调查组组长,将朴槿惠及其亲信拘捕,树立了“铁面判官”形象。文在寅担任总统期间,破格提拔他至大检察厅检察总长,并最终当选韩国第二十任总统。时过境迁,“屠龙少年终成恶龙”,不禁令人唏嘘。
一直以来,韩国大企业有聘用前官员以抵挡司法调查的惯例。尹锡悦在2022年凭检察官背景当选韩国总统后,多家大企业开始聘请与其有“人脉关系”的前检察官,当时就有人批评他将韩国变成了“检察共和国”。尹锡悦执政一年后,检察官在各级机构无处不在,从人事推荐、审查到任命,政府机构人选的确认几乎完全掌握在检察官出身人士手中,外部难以干预,讨论空间有限。由此,“检察官派”在韩国政治圈逐渐形成新的结盟,引发法律界对检方过度干预人事安排可能导致国政混乱的担忧。即便是偏保守的媒体也指出,韩国历史上检察官群体及其内部因特殊关系结识的少数人拥有如此大的权力,极为罕见。